信诚人寿CEO称其七成个人资产定投投连险
21世纪经济报道10月13日讯 中信大厦60层信诚人寿总部,推开陈嘉虎的办公室门,广州中轴线在近180度的落地窗中尽收眼底。鸟瞰脚下体育中心的椭圆形运动场,陈笑言,风水学上,此为“聚宝盆”。 这位马来西亚籍CEO对中国文化的了解,远不只是风水。他读《诗经》,看中国电影;中文流利,能透过普通话发音,辨识南北腔调;甚至多数时候用中文想问题,再“译”成英文说出来。 陈认为,这是多年前种下的因果。出生于马来西亚华人家庭的他,年少时在当地“英文潮”中特立独行,选修了被认为晦涩难读的中文,“回头看,当时我要是不走这一步,偏一点点,今天就来不了中国。” 陈嘉虎曾两度入华,这在外资公司CEO中并不多见。2005年,他卸任信诚人寿公司副总经理暨北京分公司总经理一职,回到马来西亚升任保诚马来西亚CEO;3年后,他又带着信诚人寿CEO的新身份,再次入华。 “当时不是预料再来(中国),而是计划再来。”陈嘉虎笑称,“回到马来西亚后,我就跟保诚总部申请,一有机会和空缺,还想来(中国)。所以其实是刻意的。” 他回来,原因简单而朴实:一是中文的知识背景;二是,“我感觉,真正要把企业做大,革命式地经营的话,只有中国这个市场允许。” 陈嘉虎22年的职业生涯,被“保险业”单纯地记录着。从培训主管到CEO,历数数以万计的保险产品,他自己的保障、投资篮子里,又装的是什么? 答案让人吓了一跳——“我70%的资产,基本上定投投连险。” 他是极端的风险偏好者么?非也。除保险外,他甚至没有进行更多的股票、基金投资;47岁的他曾四次被推上手术台,转危为安的起伏之中,他对“保障”二字的感悟,显然比常人更为深刻。 但为什么不是保障型险种?或者,为什么不自己做“保险(保障)+券/基(投资)”的组合?在我们的一连串反问下,陈嘉虎激动得跳起身来,径直拿起笔,在办公室的白板上犀利地勾起了投连险模型图。“给我一点时间,请原谅我的好为人师。”他的言语中,透出东南亚人特有的谦虚与矜持。 原来,这位深藏不露的CEO,真是位“师”。 上世纪90年代初,保诚亚洲在新加坡推出第一款投连险。时任保诚马来西亚高管的陈嘉虎,是参与该险种设计与推广的核心人员之一。 投连险起源于欧美,在寿险公司反击基金公司冲击的背景下推出。“不要以为投连险(unit-link)有‘投资’二字,就不管保障了。”陈嘉虎说,按设计模型,通过对这投资、保障二变量占保费比重的调配,形成不同组合下的产品。极端的两头,保障比重最大,即为定期寿险;或投资比重最大,相当于基金。其间二者的比重搭配,取决于个人需求。 “所以,投连险被我们叫作transformers(变形金刚)。如年轻时高投资、低保障,中年后再变为高保障、低投资。”陈嘉虎说,14年前马来西亚推出投连险时,他就开始定投,目前个人累积年均回报率约9%。 在马来西亚市场,投连险的市场份额已高达90%;而在中国,这一险种自诞生日起,就充满了争议。金融危机后“调结构”之风下,国内投连险份额更急剧收缩。以信诚为例,今年以来投连险占总体保费的比例,已从去年的48%降至29%。 “监管层最大的担忧,营销员是否能正确引导客户,如果培训不到位,很自然会从投资的角度去介绍,这样容易造成误导。”陈嘉虎认为,不过不能因此否认投连险本身的优点。从保险公司角度看,投连险内涵价值高,意味着公司未来的盈利能力强。 14年来,海外投连险在投资内容上有所充实改进。陈介绍,亚洲一些国家已推出了改良型产品。如,保险公司可根据投保人需要的退休年龄,自动评估、调整其投资账户的比例,以控制风险;或对投资账户做多元化的调整,如在日本,投保人甚至可以选择投资对冲基金。 “这是未来中国投连险发展的趋势。投连险是一个非常有趣的东西,我其实挺希望有机会跟其他保险公司交流这个产品。”站在广州地标建筑60层,我们从陈嘉虎身上,读出了一位守望者的期许。 (本文来源:21世纪经济报道 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