职场新人身陷三大理财误区 自认无财可理常忘记账 ( 2012/7/19
)
职场新人身陷三大理财误区 自认无财可理常忘记账 “有了工作,以后就不能再花家里的钱了,怎么改改我这‘月光族’的毛病呢?”这个夏天大批高校学子开始踏入职场新天地。伴随着新工作而来的是独立生活带来的巨大经济压力,不少走出校门的大学毕业生都有这样的困惑。 记者调查发现,职场新人普遍缺乏理财意识,即使不至于沦为“月光族”,也不懂得合理规划手中的结余资产,更不用说通过投资理财而致富了。已经工作一年的小陈则告诉记者,“刚毕业的时候确实有这样那样的打算,计划虽然很美好,但如果没有好好理财的话,每个月还得靠家里救济。” 记者就此问题采访了理财专家,盘点出职场新人现存的三大理财误区,快来看看你进了几个误区? 误区1 自认“无财可理” 上个月刚从广东外语外贸大学毕业的刘同学,前几日正式签约一家媒体,成为一名编辑。暂未领到正式薪水的他,上个月仅有2000元的实习补贴。刘同学选择与人合租房,从住处步行5分钟就可以到达办公地点,由此省下了上下班的交通费。尽管如此,当他支付了950元的房租,再加饮食消费、和朋友一起出去玩的一些开销,2000元的收入只能算是“勉强够用”。 和刘同学一样,许多大学毕业生走出校园后,一不留神就成了“月光族”,在广州、深圳等大都市情况尤为普遍。记者调查采访发现,仅房租这一项,就需花费职场新人月工资的30%甚至是一半。毕业生的第一份薪水往往不高,除去多项消费,每月结余很少。在这样的前提下,毕业生普遍认为自己“无财可理”,多名受访者都表示,自己对“理财”没有什么概念。 理财师支招:即使月余200也可以“理” 每月结余很少就“无财可理”?国家高级理财规划师刘丽新表示,很多人都对理财这一概念存在误区,以为理财是有钱人的事情,没钱就没必要理财,其实不然,大学毕业生正是开始学习理财的好时机。 “500块都可以做定投了,有些定投200元起”,刘丽新告诉记者,定投是目前比较适合大学毕业生的一种理财方式,起点很低。由于大学毕业生资金量小,目前能做的就数基金定投最为合适,可选择2-3支基金,做个组合。在基金的选择上,刘丽新提醒,一定要选波幅比较大的基金,未来获利的空间才会比较大,如指数型、股票型、混合型等。“现在市场低迷,定投可能会出现亏损的情况,但是市场不断在波动,长期坚持仍能盈利”,刘丽新强调,定投是“一定要坚持的长期行为”,越到后面体现的价值就越高。 当结余已积累至1万~2万,刘丽新建议,如有兴趣可尝试进入股市,假如很怕担风险可考虑买国债。 误区2 常常忘记记账 “以前用手机软件记过,后来嫌麻烦,就算了”,刘同学告诉记者,他平常不记账,因为“知道收入的总体数量,月尾查余额不是负数就没啥问题”,所以“觉得不需要太细微的记账”。阿杰也没有记账的习惯,即使想记,也常会忘记,“所以我现在只记自己在提款机里面取了多少钱”,“至于怎么花,就无所谓了,知道花多少钱就行”。 记者调查发现,大多数职场新人在消费上较为盲目,容易冲动消费,再加上没有记账的习惯,也没想过对网银消费记录、信用卡账单等消费记录进行阶段性总结,因此,尽管“花钱如流水”,自己却懵然不知。 理财师支招:通过记账来告别“月光” “要养成记账的习惯,清晰地知道钱花到哪里去了”,刘丽新表示,理财就是开源节流,在你还没有达到开源的时候,节流是必要的。刘丽新强调,职场新人养成记账习惯非常必要,现在市面上有非常多的记账软件,通过坚持记账和总结新人能养成良好的消费习惯,减少冲动消费的次数,利于积累资金实现理财目标。 针对“月光族”,刘丽新建议随身带一个小本子,“比如看到一件漂亮的衣服,记下来,回去冷静一段时间,想清楚真的有必要买吗。这样积累下来,本子上的项目越来越多,你的克制能力就越来越强”,如此可以避免不少冲动消费。 “信用卡账单、房租水电等等都是支付给别人的,你赚的钱再多,只有省下来的那部分是你的”,刘丽新告诉大学毕业生,还应该投资一下自己,跟自己的职业规划结合起来,为自己充电,“考证不是最重要的,重要的在于学到了什么,对能力的提升有帮助”。为自己买保险也需要规划的,刘丽新建议大学毕业生为自己买一份意外险和一份重大疾病保险。 误区3 月结余放在银行“发霉” 去年7月毕业于华南理工大学土木工程专业的阿杰,现正在珠江新城从事高速公路设计工作,他调侃地称自己是“低收入外来务工人员”。何出此言?且听他细细盘点:“公司包吃住,每个月拿到手的工资3200,网购500,交通费50,周末吃饭200,打球、游泳等运动花费100左右,买衣服、鞋子等加不定时花费1000”。仔细一算,阿杰发现自己每月支出1500~2000元,大概有1000元的结余。记者问他,如何对待每月结余的资金?阿杰笑了笑,答“放银行,发霉”。而他所谓的“放银行”,也仅是指利率低得可怜的活期储蓄,他解释道,“因为基数不大,所以觉得还没有存定期的必要”。 即将领到正式薪水的刘同学,估计自己接下来每月会有2000元左右的结余,对这笔钱也暂时没有打算。“就这样直接(在银行)放着”,他如此告诉记者。另一名职场新人小林,刚在广州从事了一年文职工作,每月收入有三分之一花在租房子上,三分之一用在平常的开销上,剩下的就只用活期账户存着,她感叹道,“想买理财产品,但买不起,想炒股,但钱不够”。 不仅是阿杰、刘同学和小林,受访的多名职场新人都觉得,自己手头没多少钱,没法去进行什么投资,面对每月为数不多的结余,他们都一致选择了“不作为”,任其留在银行活期账户中。 理财师支招:巧用现金管理工具 “放在银行里的确是很可惜,银行活期利息不高,这样就很亏”,刘丽新指出,如果每月剩余1000块钱,“理财是一定要做的”。建议先留下3~6个月的生活支出费作为应急费用,如果懒得打理,就把剩余的资金存进定期账户。“存定期也不错”,刘丽新建议,比如每月存1000元的一年定期,下一年每个月都有一笔到期,到时积累得多,可以做下一步打算。 假如每月生活支出2000元,工作收入稳定,大概留6000元左右的应急费用,刘丽新支招,“这6000元你可以放在活期,也可以买货币型基金”。货币型基金是非常灵活的一种现金管理工具,收益比活期存款要高很多;遇上突然需要用钱的时候,可以提前两天赎回,收益率也不会受到影响。刘丽新透露,货币型基金也是她非常喜欢且常用的现金管理工具,“我在3~5个月内没有找到好的投资项目时,会把我的资金放在货币型基金里面,作为短期的积累”。 此外,刘丽新还建议职场新人也可购买理财产品,不过她提醒,购买理财产品前一定要清楚自己的理财目标,算好到达目标的时间,才能挑好适合自己的理财产品,有尽可能多的收益。此外,毕业之后,还应该保持继续读书的习惯。刘丽新还为大学毕业生推荐了几本有关理财的书籍,如《富爸爸穷爸爸》、《为什么有钱的人越有钱,没钱的人越没钱》、《30年后,你拿什么养活自己?》等。